财经时间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在高举资本大旗的巨头面前,多点Dmall或成零售商冷静后的最优选择
来源: 2018-02-01 12:52:10

近年来,线下零售市场成为阿里、腾讯等各大电商巨头纷纷抢占的主战场,并通过大手笔的资本收购,进行抢人、抢地盘、抢流量入口。2017年,阿里更是投入重金布局盒马鲜生、线下小店以及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在新零售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

而腾讯从2017年下半年起广泛接触新零售项目,2017年12月,战略入股永辉超市,此举被业界解读为腾讯对此前仅通过旗下微信支付与微信小程序引流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的突破,也是其通过打造底层技术改造样本,对零售解决方案的一次尝试。

通过梳理发现,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模式主要依赖于其用户消费大数据,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海量用户,所产生的消费大数据拥有十分可观的价值。腾讯模式主要依赖于其用户社交、游戏的大量数据,堪称流量收割机。不论如何,阿里、腾讯凭借其突出的用户优势,与线下实体合作进行流量变现,意图改变新零售格局。

引得巨头频频伸手,可见线下市场这块蛋糕足够巨大。对于阿里、腾讯等大型电商而言,线上红利的减少和对实体资源的渴望必然促使这些电商要向线下延伸。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线上线下结合、走一条新零售发展的道路是必然性选择。确实,消费升级是不争的事实,大众网购消费的习惯也已经被培养完成。传统零售业者缺乏互联网思维,很难在网络购物领域抓准货品和消费者心态,很多时候传统业者还在用线下的一套体系经营线上,自然造成很多基于传统零售商的电商业务并不十分成功。基于这样的推理,传统零售只剩向电商巨头靠拢这一条路。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零售是个细碎的活,线下零售商苦心经营多年,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在这波浪潮中还是希望能够重新唤醒自我,找到生命的第二春。毕竟对于这些零售商来说,过去的那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并不是那么一蹴而就,更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摧垮的。

所以,在笔者看来,面对线上巨头的频频出击,线下零售商完全不必要过分着急。笔者认为,新零售时代,传统零售商转型肯定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相比盲目的恐慌,更重要的应该是找好定位,认清自己的特色,进行有目的转型。比如一个最基本的落脚点,区域零售商完全可以借助地理位置和熟客优势把实体店做好。因为即使在阿里推出盒马鲜生、京东推出7FRESH的情况下,线下实体店的数量及其背后覆盖的人数仍然是阿里、京东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里就非常有必要谈一下新零售的核心,什么是新零售的核心,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技术的改造,让线上和线下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不会因为给零售商增加了电商功能就影响到线下正常的业务流转的同时,让零售商可以因为技术的赋能将运营效率最大化。

因此,对于零售商而言,接受腾讯和阿里的融资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这一点,多点Dmall的合伙人刘桂海说过一段非常坦白的话,零售是一个重资产、低毛利且并不怎么缺钱的行业。如果换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其实可以直白的解释为,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融资其实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对它们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怎么能够实现顺利的过渡。因为重资产、低毛利,意味着经不起太多的折腾和实验。

抓住核心,稳定过渡,实际上才是零售企业在当下环境里最大的痛点。

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尝试着抛开那些眼花缭乱的融资,看一下阿里、腾讯之外的企业是怎么做的。比如多点Dmall。

多点Dmall目前在做的也是帮助零售企业转型的事情,不同的是,它针对的是零售企业的现有业务体系赋能,而非是像永辉之于超级物种那样,作为第五种业态重打锣鼓另开张。多点Dmall做的事情概括起来是这样,通过技术优势,梳理整个零售行业各个环节的痛点,之后对零售企业的原有的系统进行赋能升级,然后将零售商原有的线下业务体系变为一个可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系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线下门店,假如每天的线上订单量也就100多单,如果仅仅是给线下门店加一个线上售卖的入口,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门店里因为这线上的100多单而人仰马翻,毕竟涉及到拣货、补货、配送、积分等等各个层面。试想一下,一个线下门店,看起来像是多了100多单的销售,但实际上,牵涉到的人员管理、商品管理、供应链等等各个层面,让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不那么划算的买卖。多点Dmall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这100多单变成线下门店运营环节中正常的一部分,让工作人员捎带手就能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就是价值所在。

当然,多点Dmall只是在这一波新零售发展浪潮中的一份子,多点Dmall的模式也并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那个例子——多点Dmall针对会员、商品和供应链的数字化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体系——但这里笔者想要表达的是,零售企业其实除了接受阿里、腾讯的金钱大棒,还是存在着另外的可能性。

就如同第一财经评论所说的那样,现在很多人觉得实体零售业不行,其实这种认知产生的根源就是太多的实体零售商缺乏自己的战略,定位不清晰,更加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什么或者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他们只知道“新零售”是个热门词儿,却并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如何实现“新零售”,似乎一听到“新零售”就是实体店加上电商,所以只要有电商投资入股,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站个队——当然这并不是说站队有错,只是零售企业需要考虑,站队能否解决它们固有的问题。

如今太多实体业者一味地为了“新零售”而“新零售”,仿佛如果不和巨头捆绑就无法发展了。其实捆绑电商并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实体零售商对于自己的定位、优势和发展要有明确认识,要根据适合自己拓展的方向去改进。换个角度看,既然巨头们都看到了实体零售业在体验感、线下获客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那么对于实体零售商来说,又有什么理由在那里妄自菲薄呢?

存在即是合理,更何况,实体零售商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存在环境中。

图片新闻

财经时间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来自合作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财经时间网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客户服务热线QQ:8553591  欢迎批评指正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财经时间网意见反馈留言板

Copyright @ 2008-2019 www.cjti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时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