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快递公司动作频频,顺丰、中通、申通、百世等快递公司纷纷开始尝试零售业务,大有布局零售行业,争抢流量之意。
早在2月末就有消息称,华润万家原CEO陈硕加入顺丰,负责顺丰商业板块。陈硕本人于2017年4月加入顺丰集团,目前为集团CEO顾问,提供商业定位等顾问和管理支持。
2月初,中通旗下的中通商业入局无人货架领域,成为继顺丰之后第二家布局无人货架的快递公司。
同一个月,申通在四川低调运作的社区零售业务也被敏锐的媒体发现,得到了业界的关注。
多家快递公司不约而同的举动,无疑让消费者们看到了它们对于零售的尝试,以及对于零售业的野心。
在大众眼里,快递行业的兴起于发展,大约与电子商务的兴起存在着捆绑意义,到今天,网络购物都仍然是快递行业的主要驱动力,甚至可以说是网络购物的繁荣才带来了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
而这种发展,随着微商行业的兴起,势头尤甚。
显而易见的是,快递行业依托于电子商务而发展,但对于快递公司而言,其对电商、微商、网络购物的强依赖,也成为影响企业成长的最大牵绊。
它们享受着网络购物带来的巨大红利,但同时又害怕这种依赖带来的极强的不稳定性。它们迫切需要一种方式来解决这样尴尬的处境。于是近期备受资本青睐的零售行业进入到他们的视野中。
或者说,它们早有打算,而此刻正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毕竟目前零售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众多互联网巨头频频出手,搅动着零售这个长久以来被传统公司(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物美等)统治的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零售行业背后的老板是谁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零售行业的发展对他的生活是否能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新鲜感。
例如顺丰旗下的线上生鲜平台“顺丰优选”,圆通旗下实体超市妈妈菁选(MUM’S SELECTION)。消费者们发现,无论是线上线下,快递公司经营的商品种类不多,且大多是生鲜食品、生活消费品。除此之外,快递公司的一些线下零售店利用了原有的快递网点空间,有的则将网点空间扩大。
在做零售的过程中,快递公司有了直面消费者的机会,并与消费者建立了更多直接联系的入口,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消费者。而与此同时,快递公司还能借助零售业务,为快递这一主业制造需求,制造快递包裹。消费者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选择。
这样看起来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尤其是快递公司还掌握着极强的客户大数据,在仓储、配送能力上也比传统零售更具有优势。
但在消费者眼里,快递在以往的零售行业中,扮演的商品运送者角色,在零售舞台上,快递一直只能算上一个“配角”,当配角想要争夺“主角”的位置,能否成功,当然得看观众的意思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见微评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