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借助社交手段在众多电商巨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拼多多,日订单已经超越京东,而彼时距离拼多多成立还不满3年。拼多多不仅迅速集结了社会各界的目光,还得到了腾讯的巨额投资。
实际上,靠着社交手段实现腾飞的产品不止拼多多一个。新闻资讯领域还有一个闷声发大财的黑马——趣头条,不靠优质的内容,不靠精准的算法,而是能“赚钱”——点对点“收徒”,被邀请人完成任务后双方即可获得现金,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拉新方式,趣头条异军突起。
趣头条究竟有多火?
据悉,趣头条已经完成了腾讯领投的Pre-IPO轮融资,交易金额预计达上亿美元,本轮融资估值在13-15亿美金之间。自此,趣头条将正式跻身内容领域新独角兽。另有消息人士透露,趣头条将于2018年内赴美上市。
趣头条与今日头条不止名字相似,连业务模式也极其相似,内容和算法层面都没有跳出今日头条的模式。
与今日头条不同的是,趣头条将目标瞄准了中国三四线城市人群,超过80%的用户都来自非一线城市。
为了吸引这些人群,趣头条采取了独特的获客机制:点对点收徒。一旦好友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或邀请码注册了趣头条,你就能够得到一定现金奖励,不止如此,徒弟每在趣头条上看一篇文章,师傅都可以获得20金币的进贡,而金币直接与现金红包挂钩。
在最新的App Store新闻类别排行榜里,这个鲜有主流媒体报道的产品位列第五,超过了门户网站等多款老牌资讯阅读应用。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榜单,2017年,趣头条无论是日活增长还是渗透率增长都能排进总榜前十,具体日活超过800万,月活将近3800万,用户达到 2 亿,销量不断破纪录。
社交元素的魔力
就“今日头条”式的内容分发而言,其本质上还是移动流量入口之争。这一点,无论是新闻资讯,还是逐渐形成规范化的微商,这是永恒不变的一点。
2013年,依托着微信朋友圈这个巨大的流量平台,微商从起步就迈着高速的步伐,迄今为止,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5000万,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微商以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证明,社交是一种可以派生延展出一种极佳商业模式的元素。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增长红利逐渐消失,量级已经触及天花板。由此,对用户使用时长的争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今日头条、抖音、趣头条等产品,无一不是吸走用户注意力的流量黑洞,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使用者的海量时间。
今日头条与趣头条代表的移动内容分发,能否利用好巨大的流量和用户时长,生长出越来越多的枝桠,成为真正的平台型应用,这是它能否真正从巨头中突围的关键。
同理,对每一位微商从业者而言,如何争夺用户的时长,这也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在纷繁复杂的微商行业中,想要脱颖而出,打造品牌价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品牌意味着优质的产品、优秀的特质、深厚的品牌文化,以此争取用户的复购和沉淀。
当然,品牌化是一条漫长而艰险的道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共同加持,更需要权威背书的鼎力支持。由见微评论独家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微商大会无疑是行业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和标杆意义的盛会,往届大会曾帮助三草两木、恋侬等品牌业绩翻番,还吸引了广药集团潘高寿、格力等行业巨头的加入。
27天之后,第四届世界微商大会将在浙江义乌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