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全国两会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创新大国”的新形象跃然纸上。“科技创新”不仅是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更是关键词。过去5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科技创新政策驱动下,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五代移动通信、量子通信等领域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精神,3月16日,拥有国际水准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实力的博郡汽车,与具深厚品牌和制造底蕴的一汽吉林强强联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生产智能电动汽车,并就合作生产车型的开发、生产、销售等事项达成一致。
(博郡汽车、一汽吉林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一汽吉林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旗下、从事一汽集团小型乘商用车生产的全资子公司。携37年整车生产经验,一汽吉林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还具有完备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形成了成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树脂”5大工艺生产能力,以及一定的模具制造能力和改装试制能力。
在中国市场拥有强大品牌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一汽,对于合作伙伴的挑选一贯严苛。一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国强在签约仪式上讲话中就说到,此次与博郡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正是看中了其出众的技术实力。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新面孔”,成立仅一年半的博郡汽车,通过其前身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汽车界的久负盛名和傲人业绩,凭借前瞻国际视野和缜密产业化布局,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派”。
依托其在中美德三地搭建的、超过600人的、世界级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博郡汽车通过在底盘平台、整车性能、三电技术、轻量化工艺及智能驾驶系统方案等方面的长期积累,构建了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出行服务、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领域的核心优势。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舒适便利、高效环保的极致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出行体验,博郡汽车在技术落地化方面持有对市场高度负责的审慎态度。尽管2017年底,其已经推出了工程样车,并以综合工况536公里的续航里程技惊行业;可是产业化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获取相关生产资质,另一方面对企业生产一致性和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与一汽的“联姻”,巧妙扫除了横亘在博郡汽车发展之路上的诸多拦路石。博郡汽车不但在产品质量和产能建设上得到了保障,得以以最快速度实现首款产品的面市;还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既有南京生产基地的继续建设,为未来更多产品的批量上市夯实基础。
博郡汽车以技术注入一汽吉林,生产性能领先的新能源产品;一汽吉林以品牌和整车生产支撑博郡汽车品牌发展,双方合作实现了从技术储备、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的闭环落地,成功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资源联盟。博郡汽车CEO黄希鸣博士表示:“我们希望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优势互补,在各方面全面合作,同时也积极探讨更深入合作的新模式。”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红利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同时大幅退坡的背景下,博郡汽车与一汽的战略牵手,无疑为踯躅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写了强强联合、“互为造血”的合作样板;亦成为贯彻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鲜活体现和切实践行。
作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一决高下的竞争高地,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经济“换道超车”的重要砝码,也是智能移动终端的重要载体;既是对企业研发和制造实力的巨大考验,更是展示“中国智造”新成就的窗口,需要具有前瞻眼光、雄厚实力和坚毅决心的企业参与和投入。
“我相信有博郡汽车的国际水准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实力,加上一汽在品牌和整车生产上的深厚底蕴,强强联手,一定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实现中国汽车由大到强的换道超车。”博郡汽车CEO黄希鸣博士表示。
可以预见,在当前我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势之下,博郡汽车与一汽所达成的战略合作,不仅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的创新范本,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扭转了“发展新能源汽车靠补贴”的畸态,有望在新一轮契机下结出累累硕果,助力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