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落幕7年后,世博园区后续开发的成果徐徐展现——
这7年,世博会会展旧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正“变身”成为市民公共活动区、央企总部集聚区,和上海文化艺术的地标之一。
而根据2016年研究制定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来看,上海世博地区今后将定位建设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馆 今昔对比】
回顾往昔: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开发和高水平运营
从巍然矗立的央企总部集聚区和已开放运营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等诸多区域可见,上海后世博规划开发体现了“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开发和高水平运营”的要求。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对“后世博”整体 规划是,世博园区将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企业总部集聚区、商务与绿色生态整合的世界级工作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社区。根据整体规划,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将形成“五区一带”的功能结构。
l 浦西部分包括两大功能区,一是依托原浦西企业馆区的文化博览区;二是整体保留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l 浦东部分包括三大功能区,一是以世博村地块为依托的政府办公社区;而是原AB片区组成的会展商务区;三是原C片区组成的世博文化公园。“一带”指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是依托滨江绿地和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的沿江生态休闲景观带。
世博园区能有如今的大格局与其开发体制紧密相关。世博园区的发展愿景是,成为国际一流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具备世界性影响力。有高度融合的功能、绿色共享的公共交通网络、顶尖国际组织与企业总部云集,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全天候和多样性活动,成为代表上海,代表中国的世纪精品和国家名片。
展望未来:绿地·黄浦滨江,乘势而来
借助世博会这一平台,中国实现了经济、产业、建设等方面的大幅度提升。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更是直接受益者,这种影响力仍在继续。于城市而言,利用时代机遇实现城市功能与空间再构;于某个具体地块而言,则是在这种功能与空间的规划下,实现最大化价值,绿地·黄浦滨江就是这样的典范。
绿地·黄浦滨江立足于黄浦区世博滨江段之优势,积极抓住后世博发展势能,打造32万㎡都市综合体,在总部办公、生态商业体验、城市居住等三个维度发力,与核心区的核心功能互为补充,与世博园区”一流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功能定位正相匹配。在具体产品打造方面,它所提供到的是可售的独栋商办体验,为国内外顶尖组织预先打造企业总部,将成为后世博规划带上稀缺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