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从部落、聚落到乡村、城镇再到现代化城市,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聚居。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出:人最根本的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活、生产、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聚落。纵观如今发展如火如荼的成功的特色小镇,其重点不在于建设,在于运营,而特色小镇的运营则需要聚落运营的精神,也可以说社群运营的精神。
在近期的中国特色小镇同创发展论坛上,奥伦达部落特色小镇相关负责人提出:如果小镇里没有社群概念,便一片荒凉、毫无人间烟火气,无论什么样的特色小镇都需要社群运营。说的亦是这个道理。
随着后社群运营时代的到来,特色小镇该如何做社群运营即聚落运营?
聚落/社群运营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社群营销化,目的是卖产品;2.0阶段社群产品化,把受众当产品来打造;3.0阶段社群商业模式化,产品和受众融为一体,成为相互推动彼此发展的力量。
在1.0阶段,社群运营的目的是留住人,留住人是为了卖产品。当下,也有不少特色小镇搞聚落运营,通过营销化活动让人们购买其房子、购买产品,却没有形成长远的、持续性的聚落运营体系,导致特色小镇“没有烟火气”,成为一个个“装人”的房子。
其中,号称“社群运营之父”的奥伦达部落成为特色小镇行业的运营商典范。
奥伦达部落梦想聚落
以社群运营起家的奥伦达部落为例,在其幸福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形成了近百个梦想聚落,包括花友汇、话剧社、油画苑、足球俱乐部、旗袍社、红酒聚落等。这些梦想聚落是根据会员们的兴趣爱好建立并且发展而成,会员们通过梦想聚落体验奥伦部落打造的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提升了个人的价值。
每到夏秋季节,在花友汇的基地“糊涂花园”百合、玫瑰、芍药等百花齐放,会员们可以来这里采摘鲜花为家里添一缕花香;每当杏子、橘子熟了,花友汇社长“糊涂”和太太采摘蔬果送给会员们品尝,每周花友汇的成员们还会进行插花、鲜花艺术品手工制作等活动。
因为热爱表演而聚集到奥伦达部落话剧社的会员们在舞台上演绎奥伦达部落幸福的生活,以及国内外著名艺术作品。据说,其社长徐松子一对一指导“小白”话剧演员们,让会员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名专业的话剧演员。在话剧社里,会员们亲身实践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除了带给会员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上的享受,奥伦达部落还建立心身健康(医学)博物馆,落地“生理、心理、社会(社群)”的医学新范式,引进国际先进的MTT医学训练疗法、PNI心理神经免疫学、能量医学、新自然饮食、中医国学等心身健康产品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为会员们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和心身健康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身健康、家庭健康传承的生命服务。
由此可见,在奥伦达部落梦想聚落里,会员们体会并通过多彩的形式表达着健康、幸福的生活,其社群运营不仅仅留住了人,更留住了人心。
进入2.0阶段,社群运营成果发展形成IP,这时候社群运营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形成反作用力,为其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和动力。当然能够进入这一阶段的特色小镇少之又少,为了解开众多做社群运营企业的疑惑,我们仍以奥伦达部落为例来分析。
其实一开始奥伦达部落就把社群运营作为其品牌的核心,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群运营体系,随着梦想聚落的发展,奥伦达部落的聚落文化成为其特色,聚落文化IP的诞生也将奥伦部落特色小镇品牌带到了全球。
每年大量涌入奥伦达部落·原乡特色小镇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来自梦想小馆的艺术生活气息,在油画苑小馆里,驻足欣赏会员们描绘的幸福生活;在花友汇小馆里挑选精心制作的鲜花香薰和花草艺术品……
奥伦达部落话剧社加拿大演出
去年10月,继登上国家保利大剧院演出之后,奥伦达部落话剧社首次走出国门到加拿大演出中国经典话剧《雷雨》,实现了奥伦达部落聚落文化的国际交流。
2.0阶段是聚落运营从产品到文化、品牌的升级,进一步加深了人与特色小镇的粘性。
于特色小镇而言,社群的形成和成功运营不单单是生活的聚落,更是生产的聚落,因此把人融入到产业发展、运营之中,才能真正形成社群运营带来的特色小镇发展活力。
而在社群运营的3.0阶段,则实现了社群跟小镇的共生、共赢,就像理想的婚姻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成长”。
奥伦达部落∙海坨山谷小镇 亚洲最大的房车营地
奥伦达部落早在社群运营之初就提出“三同创”理念:资本同创、运营同创、文化同创,步入社群运营3.0阶段的奥伦达部落真正实现了跟会员的同创、同发展。至今,奥伦达部落实现了跟会员们的多项同创:其位于张家口赤城县的海坨山谷小镇,借助2022冬奥会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冰雪运动产业,先后与会员同创了亚洲最大的房车营地、高端团墅酒店,甚至与芬兰生活艺术家同创全北京海拔最高的1473咖啡馆等。
如今,奥伦达部落会员们的生活、事业、梦想和精神追求都在这里,成为特色小镇共同体,奥伦部落特色小镇社群运营不仅为会员带来幸福,也为自身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动力燃料。
任何特色小镇的运营都需要聚落运营的精神,特色小镇聚落运营以“人”为核心,以文化为精神纽带,以产业同创为利益共同体,才能形成小镇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