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间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一键切换安静音乐世界:2017主流降噪耳机横评
来源: 2017-12-19 16:22:38

如今的智能手机毋庸置疑是每个人生活必需品,对手机依赖的同时,消费者对手机涉及到周边产品也会持续关注。对于音乐发烧友而言,他们为了能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视听体验,经常会豪掷千金购买高端耳机,不过为了心爱的东西高额消费是人之常情。说到底发烧友在购买高端耳机在满足自身爱好同时,也是为了追求极致音乐视听体验,令自己身心愉悦。

虽然国内智能手机近几年将海外品牌逼得节节败退,但在耳机市场,2017年大环境还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耳机制造过程中精细度远比手机要复杂,所老品牌制霸高端市场也不足为奇。比如自带黑科技又有信仰光环加持的索尼大法,或者是产品口碑皆不错的老牌劲旅BOSE,亦又是近两年受关注的国产新秀Fill,它们在2017年比较受发烧友关注的降噪耳机市场,都推出了自家的代表产品。主要是头戴式、颈挂式两大类型,它们分别为:

8

头戴式——索尼WH-1000XM2,Bose QC35,FIIL Diva2

颈挂式——索尼WI-1000,BoseQC 30,FIIL 随身星NC

7

笔者恰巧也体验了三大品牌今年主推的降噪耳机产品,仅从用户角度出发,跟大家分享下实际使用体验,抛除冰冷的测试数据,毕竟谈使用感受总比给网友看数字要简明扼要的多。

头戴式降噪耳机

外观+佩戴

说起头戴式降噪耳机外观,大部分产品给人的印象免不了些许笨拙感,在这点上,这三款耳机在外观上做出了不同方案的优化:Bose QC35的单元大小紧凑但并不算小巧。椭圆形外壳有种蛋壳类的感觉,外壳是类似于铝合金喷砂质感,摸上去手感还不错。不过耳机架佩戴久了会给头部一种压迫感,个人感觉。

timg (5)

索尼WH-1000XM2产品的外观设计依然走简约设计,皮革制的外表,一部分是裸露在外的金属骨架,横梁内侧使用了泡棉加蛋白质皮革作为包裹,设计风格别具一格。低调的同时逼格十足。耳机整体质感不错,按键回馈到位方便操作。电源键提供开关机和电量查询,蓝牙连接手机也能查看电量的。佩戴过程中没有Bose那种时间久了后的压迫感。

QQ图片20171217195924

FIIL Diva2设计一样走的是简约路线,全黑色的机身没有过多的装饰,仅左右面板各有一个FIIL的logo,耳机的左右部分采取了可折叠式的设计,方便用户日常携带,耳机罩与耳机架部位采用了一种皮质的设计,即使长久佩戴都不会令用户觉得难受,不过整体舒适度还是比索尼WH-1000XM2差一个等级。

timg (1)

三款产品在外观上,都各有千秋,索尼WH-1000XM2在外观上更有未来科技感,Bose QC35保持着一贯的沉稳风格,FILL Diva 2还是跟随主流。佩戴舒适度上,上面已经给出了答案:索尼WH-1000XM2——FIIL Diva 2——Bose QC35。

音质:

在聊到降噪之前,还是要说说这三款头戴式耳机的音质。索尼WH-1000XM2是一款搭载自家Hi-Res认证以及苹果MFI认证的耳机产品,特别的是它支持aptX HD编码技术,这可能是未来的蓝牙耳机编码方案。播放音乐时,乐器与人声表现都很透彻,即使是碰到音乐中有重金属乐器,也不会出现破音。低音状态下确实给力。

QQ图片20171217195945

Bose QC35支持的是蓝牙4.0连接技术,最多支持同时连接两个音源设备,播放音频给人的的感觉各频均衡但不突出,解析度尚可。但播放音乐的感觉几乎可以说是可以满足大多普通用户的需要,但对于发烧友来说,就不好打包票让他们所有人都满意了。

timg (4)

同样是蓝牙连接,FIIL Diva 2播放过程中音质表现的也不错,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身边电子设备过多,播放音乐时,偶尔会出现被干扰情况,这点上体验确实不太好。索尼跟Bose还未遇到这种情况。

timg (2)

所以说音质排名上,FIIL Diva 2因为偶尔的受干扰,我还是将它排在索尼跟Bose的后面,索尼支持aptX HD编码技术,加上个人对它的低音表现力无可挑剔,所以心中排名略微比Bose高上一个等级。

降噪

头戴式耳机的最大优势,就是降噪上比较能够根据机身设计,还有自家的一些专利。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索尼 WH-1000XM2是一款搭载Sense Engine降噪耳机,每个单元上都设计了麦克风,用于拾取周围的环境音,简单说从噪声源本身去解决,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达到比较好的消音效果。不过播放音乐时,还是会听到外界有一些细小的声音。

2d360ef41bd5ad6e9a6dd6378bcb39dbb7fd3c00

在这点上,Bose QC 35跟索尼差不太多,就打个比方如果外界音量大小为100%,戴上耳机开启电源降噪后,外界音量大小为20%。它不可能把外界的声音完完全全消除掉,不过几乎可以满足用户的降噪需求。可以完全让人沉下心来聆听音乐。

timg (6)

FIIL Diva 2降噪模式开启后,外界噪音也会有效变小,感觉声音离自己很远,除了耳机中播放的音乐,周围其他动静几乎也感觉不到,不过无论是FILL还是以上两款耳机,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请尽少使用降噪模式。

顾名思义,降噪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消除耳朵周围的其他声音,所以既然三款产品都是主打降噪功能,在这点上都表现的相当给力。如果你经常出差,需要在机场、高铁上一待就是一小时或是几小时,头戴式降噪耳机的确可以满足你安静听歌的需求。

timg (3)

不过对于头戴式耳机,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个人感觉耳机的一大用处就是外出携带,降噪耳机使用环境,有时需要在外出通勤、出差时正好使用。一般头戴式耳机是比较大的,而且固定性真的在稍微步伐走快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影响。这给我们出门会带来很多麻烦,入耳式戴起来也会比头戴式的降噪轻松点;还有一点就是头戴式降噪耳机夏天用起来,谁都会大汗淋漓。

所以耳机厂商也不会放弃入耳式降噪耳机这块香馍馍,因为对比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给用户是更加轻便的感觉,在这点上,索尼/Bose/FIIL三大品牌,都选择推出颈挂式耳机。分别为索尼WI-1000,BoseQC 30,FIIL 随身星NC。

颈挂式耳机:

索尼WI-1000

颈挂式耳机,我就不就向前文这样掰成几个区块阐述了,分三块详细说下上方这三款产品的综合使用感受。还是先说大法,索尼WI-1000造型是主流颈挂式耳机设计,这点上无需为了特别去做出什么改动,在细节上,WI-1000颈圈是仿皮的,摸上去软软的,按下去比较舒服,戴着也能给用户亲肤的质感。

WI-1000X-11

为了避免蓝牙音频传输过程中带来的损耗,索尼WI-1000X 支持包括 SBC、AAC、aptX、aptX HD 和 LDAC在内的所有传输协议,理论上能实现接近无损音源的音乐品质。

无论是声场、动态、解析力、低频的下潜、高频的延展性,WI-1000X 的表现都特别优秀,如果说体验用无可挑剔来形容有点夸张,惊艳是对这款耳机最大的感受。

IMG_5596(20171027-085436)

说到降噪,笔者特别在不同场景体验了索尼WI-1000X ,比如在地铁上使用时,嘈杂的人声立马变小;坐高铁时,列车的报站声不摘下耳机听,绝对听不清;走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要下意识收好耳机,不然无法即使判断车辆的喇叭预警。据悉,WI-1000X 还可以针对根据外界的声音和气压,对降噪进行特殊的优化。

Bose QC30

Bose QC30有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外号——狗圈。这也源于这款产品在设计上的放飞自我。它的颈环式设计暴露出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它会歪。也就是实际佩戴状况总会突然就歪了,用户手动调正是家长便饭,这个天生歪的特点让很多发烧友抓狂,所以它即使外形做的再好,新款的 StayHear+ QC 鲨鱼鳍硅胶耳塞,佩戴起来特别的舒服,但这个槽点会减分很多。

timg (7)

在配对方案上,Bose QC30提供蓝牙和 NFC 两种配对方式,它可以同时连接 2 个设备,相对于大法的黑科技集于一身,这款耳机没有特别的去宣传自己的音频处理方案,不过实际体验下来,试听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timg (9)

聊起降噪方案,Bose QC30 除了将降噪分成了自动降噪和可控降噪,最大亮点应该也就可控降噪了。在前代产品一键关闭降噪基础上,QC30 进行了升级,用户可以调节降噪程度。这点上比较贴心,有时在一定环境下,控制降噪程度会方便用户体验,不过有些人买降噪耳机就是为了专注听音乐,控制降噪程度好像又有些多此一举。不过说到降噪能力上,Bose QC 30也是比较给力的。

FIIL 随身星NC

FIIL随身星NC价格相对于上面两款,走的是亲民路线。不过这个亲民也是情有可原,一个是品牌年轻,二个是产品本身看上去略显单薄,感觉“用料”不多。不过在细节上这款产品也可圈可点,比如颈线部分采用镍钛合金材料,不易变形,外部有亲肤涂层,平时挂在脖子上比较舒服,适合长时间佩戴。

timg (10)

FIIL随身星NC版多了一个拨动式的降噪开关。这就是让用户自由选择的主动降噪功能,开启主动降噪功能以后,耳机中会有轻微的电流声,不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入耳式耳塞通过物理阻隔能一定程度地消除噪声污染,起到了被动降噪的作用。不过控制器按钮容易和衣服亲密接触,按钮有时会因为摩擦让降噪功能处于“失控”,所有这个设计还需用户通过调整自己的佩戴方式去自己适应。

timg (11)

至于音质,随身星整个系列对人声解析的比较给力,低音也比较友好,不过对摇滚类音乐,有时也会听到偶尔“爆破”的感觉,这点估计会让一些发烧友心有遗憾。不过价格摆在这,也不好去吹毛求疵。

结语:

说起降噪耳机,自然是先要聊Bose,该品牌在2016年前几乎保持着无可撼动的市场地位,不过索尼在同年推出的头戴式降噪耳机MDR-1000X,因为出色的降噪效果和不错的播放效果而圈粉无数,不仅动摇了Bose降噪耳机的绝对霸主地位,还让发烧友从以往的购买降噪耳机就选Bose,到现在经常会议论购买Bose跟Sony哪个好?

国产品牌FIll更多是以一个学习者态度去亦步亦趋推出产品,所以表现力中规中矩。加上价格相对亲民,所以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论专业性上,索尼跟Bose不分伯仲。但如果考虑到拥有时尚多彩外形和科技感十足的操作方式,不用多虑,在这点两点上索尼MDR1000X完全吊打QC35.

timg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索尼主推的WH-1000XM2和索尼WI-1000 ,不少人都评论要比BOSE同级的降噪耳机综合表现要好一些。可以看出索尼成功在降噪耳机市场圈了一波粉,让发烧友选择愈加丰富多样。不过音质还有降噪上,就跟刚才说的意思一样,两款产品平分秋色。但值得一提的是,索尼还推出了一款名为WF-1000X“降噪豆”耳机,采用双耳分离全无线的设计,这个产品是以更小巧的形态,辅以降噪作为卖点,有着苹果EarPods的便携属性,加上索尼大法本身黑科技加持,是一款少有的创新产品,这估计也是不少注重“从轻出发”耳机发烧友的挚爱。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购买产品时,购买时偏向大品牌不单是因为一分钱一分货,更多原因也知道好的产品会让自己用了这代还想用下一代,品牌口碑的形成是一代代产品逐步累积起来的,也是厂商技术由青涩到成熟最终迈向巅峰的过程,所以说如果预算充足,朝着大品牌消费,会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图片新闻

财经时间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来自合作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财经时间网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客户服务热线QQ:8553591  欢迎批评指正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财经时间网意见反馈留言板

Copyright @ 2008-2019 www.cjti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时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