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间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学校真的只剩砸手机这条路?校长和小格雷说NO
来源: 2017-10-27 12:58:16

在传统观念中,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学校要同电子产品水火不容,例如频繁曝光的学校砸手机事件就可佐证。然而,一批资深教育专家们却要为我们上另外一堂课,手机等电子产品原来已经是校园教育的关键了。

——如果我们禁止学生在学校里带手机和使用手机,那么我们就会断送掉他们的明天。

——北京十一学校一直鼓励学生使用手机,因为学生面对的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智能化的数字世界。

这些和传统观念唱反调的声音,来自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发表于《当代教育家》。

云图片

专家眼中孩子的未来,为什么少不了手机呢?

李校长解释,学生面对的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智能化的数字世界,而手机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媒介。

确实,只要细细回想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便捷的生活,无不是建立在手机和网络技术的使用上,衣食住行购各方面也因此受益,变得空前的高效便捷。而且,不只是生活里离不开它,在校园教育中也有广泛积极的应用。

云图片

手机能做的事可不只是玩。从提供位置定位、紧急联络;到让校园管理入网络,搭建数字教室;再到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各种高质教学资源;可见,手机等设备只要在合理使用下,就能解决众多困扰前人的难题。

云图片

一部专业学生手机,可解决众多难题

化解沉迷,摒弃糟糠 关键在做好手机“管理”

很多时候问题不在用手机,而是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管理办法。细数拒绝学生带手机的理由,如“用手机容易变坏”,推敲后,也并不一定站得住脚。本来就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学生不可以带手机进校园,只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于是找来借口。

怎么管才合适,砸手机式的暴力惩戒,肯定达不成教育的目标。对于错误使用手机的学生,也该换个角度。某地中学主动为学生全部配备了‘小格雷学生手机’,依靠先进的管控技术,确保了手机在上课时自动锁屏,游戏时间也不会超过家长设定的许可,否则也会关停。

云图片

不是剥夺使用权,而是靠精确管理,以疏代堵。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习惯,让他们自己学会适时放下手机,从而在根本上减少游戏沉迷现象。

云图片

“小格雷”的手机终端管控逻辑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管理的地位,这样永远生长不出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放手,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律意识。这也是当下教育急需探索与改变的目标!

图片新闻

财经时间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来自合作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财经时间网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客户服务热线QQ:8553591  欢迎批评指正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财经时间网意见反馈留言板

Copyright @ 2008-2019 www.cjti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时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