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间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唐小僧理财一秒识破
来源: 2017-10-20 13:52:11

在大众认知里,投资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事,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太随心所欲,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而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和唐小僧理财都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存在,投资理财尤甚。

近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凭借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此奖。而有趣的是在塞勒获奖后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72岁的塞勒却回答:“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贫穷和富有的根本差距在于思维的落后与先进。为什么要非理性的花钱?首先唐小僧理财来介绍一下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意为得到一样东西的快乐,通常小于失去一样东西的痛苦,所以我们不喜欢冒险,宁愿放弃得到的快乐去维持现状,也不愿承受失去的痛苦。比如股民在熊市也不愿意“割肉”,以至于深套其中而无力解脱。又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离投资理财很远并不需要,屈服于短期诱惑,而不顾未来,结果可想而知。

“损失厌恶”同样有另一层意思,即拥有一样东西之后害怕失去的感觉,它暗含着一个假设,你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判断,常常是非理性的。这就是塞勒提出的禀赋效应,即拥有什么高估什么。所以当你对钱产生拥有感时,你就不能理性地面对“花钱”这件事。对于穷人而言,花100元钱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商品的快乐,喜欢的东西没货了,竟然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而富人相反,他们的钱是用来“钱生钱”的,不会有“禀赋效应”的心理负担。所以这个世界往往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毋庸置疑,互联网理财的诞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理财途径,更低的门槛、更大的灵活性燃起了人们的理财热情,普惠金融也随之而来。未来,唐小僧理财将持续坚守初心,不断加强风控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理财服务。

图片新闻

财经时间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来自合作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财经时间网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客户服务热线QQ:8553591  欢迎批评指正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财经时间网意见反馈留言板

Copyright @ 2008-2019 www.cjti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时间网 版权所有